山药别名薯蓣和长芋,为多年生草本蔓素性植物,地下肉质根状块茎为重要产物。山药在我省各地均有种植,为进步产量,增添经济效益,特对山药出芽后的田间治理先容以下。
1、支架
山药抽芽后应立刻支架,架柴不克不及屡次应用,因架柴易携带病菌和虫卵,架柴以竹竿最好,支架以1.8米为好,太高轻易倒伏,太矮采光欠好,影响产量。
2、定芽
每株山药只留一个结实芽,过剩的芽均要除去,以包管在地下只发育成一枝山药。
3、锄草
凭据杂草发展情形举行。
4、浇水和排涝
山药喜旱不喜涝,雨水过年夜轻易形成塌沟、产生逝世棵、病害众多等征象,使山药块茎发展受影响,变曲折畸形。山药发展历程中,应凭据年降水情形举行浇水,偏旱情形下,一样平常浇3~4次,应轻浇,雨水丰沛应留意排涝,避免产生塌沟征象。
5、预防病虫害
从6月中旬开端,凭据田间病虫害情形,杀虫、杀菌药各喷4~5次,后期重在防虫,可用敌百虫等高效低毒农药,前期重在防病,特殊是低温多旱季节,是病菌流传生长的最好季候,可用代森锰锌、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农药。
6、追肥
山药除要有富足的基肥外,还要举行追肥,以知足山药发展的须要。6月20日前后追施钾镁肥,每亩20千克,促使山药由养分发展向生殖发展转化。
7、喷生物调治剂
6月20日前后,山药茎叶发展已根本知足生殖发展的须要,此时喷多效唑以克制山药枝蔓发展。
8、掌握山药豆发展
山药豆发展与地下块茎发展争取营养,现在无很好的办法掌握山药豆发展,可合时采摘部门山药豆,以增进块茎发展。